“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”,
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裳”,
我们应该铭记历史,今天也是明天的历史。
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
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向湖北高校驰援的物资包装盒上印着“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”八字标语,令许多中国人感动。
大概在一千三百年前,崇敬佛法的日本长屋王造了千件袈裟,布施给唐朝众僧。袈裟上绣着四句偈语:“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,寄诸佛子,共结来缘。”后来,鉴真和尚听闻此偈,很受触动,决定东渡日本,弘扬佛法。
这件事记述在《唐大和上东征传》里,原文是这样的:“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,造千袈裟,来施此国大德众僧,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:‘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,寄诸佛子,共结来缘。’以此思量,诚是佛法兴隆,有缘之国也。今我同法众中,谁有应此远请,向日本国传法者乎?”
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,未享同一片山川。
但当我们抬头时,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。
我们不见彼此,但我们心意相通。
岂曰无衣,与子同裳
另一批救援物资上写着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裳”。
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”的意思是“谁说没有战衣?与君同穿战袍。”
出自《诗经》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《秦风·无衣》:
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。与子同仇!
岂曰无衣?与子同泽。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。与子偕作!
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。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。与子偕行!
诗歌虽老,人情却新,每每读之,感佩在心,身似重生。
我华待兴,子等皆是!
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;岂曰无衣,与子同裳。
冬已尽,春可期;山河无恙,世间皆安。
待到春暖花开时,同去武汉赏樱花!